

全民健身迎大运—深圳市第三届传统武术(陈式太极拳和太极推手)专项交流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随着深圳大运会的临近,深圳市武术协会的会员们不畏炎炎夏日的烘烤,顶着酷烈的阳光,汗流浃背为大运会加油。来自深圳武术协会陈式太极拳的爱好者100多人昨天下午,在深圳市工人文化宫老工人之家成功举办了“陈式太极拳和太极推手专项交流大会”,与会领导有:原武协主席马志九主任;李慈成副主任
执行主任杨合法;执行副主任赵春生、魏勰、刘署龙、尚志刚、张洪泗、陈国华。参赛的单位有:
深圳市太极拳研究会
深圳市武术协会传统陈式太极拳辅导中心
深圳市陈氏太极拳养生馆(陈氏太极拳辅导中心)
深圳市武术协会陈式太极拳小架辅导中心
深圳市武术协会永红陈式太极拳辅导中心
深圳市武术协会陈式混元太极拳辅导中心
深圳市武术协会春花陈式太极拳辅导中心
深圳市武术协会华之武太极拳辅导中心
深圳市武术协会陈家沟德君太极拳辅导中心
深圳市武术协会德洪太极拳辅导中心
深圳市武术协会陈式家传太极拳辅导中心
深圳市陈涛陈式太极拳馆
深圳市龙华陈家沟陈式太极拳馆
香港陈式太极拳总会
和来自惠州、河北、东莞的陈式太极拳爱好者。

在比赛中,各个队伍都派出了精英队员,各显身手,把陈式太极拳的老家一路、二路;新架一路、二路;单刀、春秋大刀、太极枪夹白猿棍、推手、散手的风格特点充分展现给了与会的陈氏太极拳爱好者,可以说本次的陈氏太极拳及推手比赛,是深圳市太极拳届的一盘文化大餐,也给深圳市陈式太极拳爱好者开了眼界,重新认识陈氏太极拳、学习陈氏太极拳创造了机会。

单剑表演

单剑表演

单剑表演

表演陈氏太极拳四十式

表演陈氏太极拳四十式

表演陈氏太极拳四十式

表演陈氏太极拳四十式

表演春秋大刀

表演春秋大刀
本次比赛,深圳市陈氏太极拳养生馆派出了强大的教练队伍,在总教练魏勰老师的带领下有:沈德才、马铭巍、杨素林、余天宇、张红、魏延姬、赵俊生、唐建宇和学员数十名参加比赛和观看。首先出场的是杨素林、余天宇、赵俊生、唐建宇表演的太极拳40式,把陈氏太极拳传统老家一路、二路;新架一路、二路组合,充分展现了陈氏太极拳沉稳、活跃、运劲如吐丝、发力如猛虎,灵活多变的特点。有余天宇、唐建宇表演的春秋大刀,真正体现了大刀威猛、排山倒海之势,着实震撼。有张红、余天宇、杨素林和魏延姬教练表演的陈式太极单剑也把太极单剑的柔美的一面展现了除了,真实地再现了剑如游龙连绵之美。
会后各代表队都说本次赛事办得好,以后应该连续举行。圆桌会议上,李慈成秘书长指出:我们这些陈式太极拳的骨干、主任们,一定要把深圳市陈式太极拳(推手)发扬好、普及好,要借鉴一些经营好的单位,比如:魏勰老师的陈氏太极拳养生馆,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管理方法,让每一个辅导中心都能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为深圳市民的健康多做贡献。
(附):
陈氏太极拳养生馆简介
陈氏太极拳养生馆、陈家沟太极拳馆深圳分馆前身系深圳市武术协会陈氏太极拳辅导(培训)中心。成立于2002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学员增长迅猛,现已教过学员有50000多人,历年参加了多项国家、国际级太极拳大赛,获得金、银牌多块。组织和参加过多种大型表演活动,获得一致好评。是深圳市唯一一家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的太极拳养生馆。有室内大型练功场地和室外空气清新的公园开放型多处练功场地;可以满足不同时间段来学习的太极拳爱好者。
总教练魏勰老师是太极拳大师陈正雷的入门弟子,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中国武术六段、深圳市武术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武术协会陈氏太极拳辅导中心主任、香港陈氏太极拳总会副主席,香港陈氏太极拳研究会总会名誉会长,2010年评为“首届深圳优秀河南青年”,2011年深圳驻港部队司令部为魏勰老师颁发“威武文明剑”以示奖励魏勰老师为驻港部队官兵传授陈氏太极拳作出的贡献。魏勰老师拳架工整,功力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太极拳理论水平极高,擅长中医和陈氏太极拳养生研究,在深莞港三地常年传授陈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养生馆主教练队伍,均是陈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是陈正雷大师门下,魏勰老师弟子:余天宇、魏延姬、唐建宇、尹政、沈德才、张红、马晓聪、杨素林等。教练队伍均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
曾在深圳多家公司和单位普及太极拳,直接受益者几万人,间接受益者不计其数。如深圳市委党校、城管局、水务局、税务局、司法局、环保局、水务集团、华为公司、宝安区人民法院、万科房地产公司、深圳地铁公司、房地产交易中心、华西证券公司、中广核集团、华侨城地产公司、盐田港集团、南山人民医院、南山妇幼保健医院、蛇口人民医院、西乡医院、松岗医院、公明医院、龙华医院、龙华卫生监督所、沙井卫生监督所、天久电子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单位教学。

陈式太极拳的起源
陈式太极拳始创于明末清初,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依据中华“河洛”文化、易经阴阳八卦原理,结合导引、吐纳及中医经络学说,融合众家拳术于一炉所创编。这种拳术具有阴阳开合、虚实转换、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等特点,符合人体生理规律要求和大自然运转规律,依太极之义,由无极而有相,动静结合,刚柔并济,上下相随,周身守圆,内外和谐,浑然一体,故称“太极拳”。
数百年来,陈氏太极拳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名手辈出,诚为中华武林拳术奇葩。陈氏太极拳在其传播过程当中,经过长期的演化和发展,遂演变出杨、武、吴、孙、和等诸多流派。在国家体委极其重视太极拳的政策主导下,国内整理、创编出各种简化太极拳套路并得到全面的推广和普及,使太极拳成为一项普及率最高、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的健身运动。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太极拳早已纳入国内、国际正式体育比赛,走向世界,风靡全球。陈氏太极拳在国内外的传播起步较晚,却发展迅猛,成绩突出,是目前各式太极拳中发展最快、传播范围最广、最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拳种。
陈氏太极拳以其完整的功法体系和松静自然的运动特征,使其具备显著的强健体魄、怡情养生、开发智力和防病治病等功效,长期习练,可达到强化身体内与外、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反应能力,逐步锻炼出高超之技击防身功夫。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1、刚柔相济 刚和柔,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然而陈氏太极拳确把刚劲和柔劲揉和在整个套路的始终。一招一势刚中寓柔,柔中寓刚,达到刚柔相济的标准。为什么太极拳的劲力要以刚柔相济为标准呢?因有刚而无柔的劲缺乏韧性,易折易损;只有柔而无刚的劲因失去爆发力也无技击的实用价值。只有刚柔相济,在实践上才有较高的意义。陈鑫云:“是艺也,不可谓之柔,亦不可谓之刚,只可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
2、快慢相间 快慢相间是陈氏太极拳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体现太极拳的节奏感,打拳速度要快慢相间,即有快有慢,忽快忽慢。不仅一套拳有快有慢,有高潮,而且一个拳势,甚至一个动作,也要有快有慢。这样,打拳既不累,不死板,又易引起兴趣,做到活泼泼地汗流而不气喘。从技击上看,这种快慢相间的锻炼方法,利于增强发放弹抖劲过程中的缓冲力与爆发力的结合,并且有利于迷惑敌人。正如陈鑫所云:“虚拢诈诱,只为一转。”当然,在学习和练拳过程中,快慢可以由练拳人自行调节。例如:一路拳比二路拳要慢;习拳时慢,发劲时快;练套路时慢,练单式时快。习拳时必须慢,慢方可动作到位,劲力到位,处处规矩。练单式则必须快,快方可练速度,练力量,以增功力。而且要注意慢中有快,快中有慢。做到慢而不呆滞,快而不丢,快而不乱,快而不丢缠丝劲,不丢动作,不忘轻沉兼备;快而不失沉着,慢而不可间断。
3、阴阳相合 宇宙万物皆具阴阳,都有阴阳对立、互根、消长、之属性,这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乃至无穷的运动规律,天地人都无不受着这个规律的制约。这种规律也存在于人体内部及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中。人的生理、病理、生长、消亡都无不存在着这种周期运动的规律性。阴阳五行是创编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因此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处处都会体现阴阳,只有坚持努力练习,达到阴阳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度境界,才能全面发挥太极拳真正的作用,正所谓陈鑫之精辟论断“…唯有五阴并五阳, 阴阳不偏称妙手,妙手一运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遭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
4、内外兼修 导引和吐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养身术,早在公元前几百年的《老子》《孟子》等著作中已有记载。汉初淮南子刘安就编成《六禽戏》,汉末著名医学家华佗有改为《五禽戏》,他模仿禽兽的动、摇、屈伸、仰俯、顾盼、跳跃等动作,并结合呼吸运动,进行疗病保健的锻炼,是后来气功和内行功的先导,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础。陈氏太极拳把导引、吐纳术和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内外兼修的内功拳运动。这不仅对强身健体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拳术的搏击技巧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5、螺旋缠丝 太极拳的缠丝劲是指打太极拳时,在走弧线过程中,蘊藏的一种好像螺丝似的旋转劲。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精华,太极拳能夠以小力胜大力,以慢制快,全在于缠丝劲。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的一种特殊的练法,陈王廷的《拳经总歌》开首兩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缠绕我皆依。”就是指这缠丝劲。陈氏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从技击上来讲,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从生理上来讲,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阴阳失调而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以拳术与导引吐纳为表里,拳势动作采取螺旋缠丝式的伸缩旋转,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微微旋转,使腰隙(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全身。通任、督两脉,上行为旋腕转膀、下行为旋踝转膝,达于四梢,复归丹田,动作呈弧形,圆活连贯,一招一势,承上启下,一气呵成。这种系统的运气方法是极符合经络学说的道理,也是其它各家拳法和体育运动所没有的。
6、意识、呼吸、动作三结合 陈氏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术,内家拳术的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陈鑫拳论说:“打拳心为主。”“妙机本是从心发。”“运在心、此是真诀。”“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问:运行之主宰?曰:主宰于心,心欲左右更迭运行,则左右手足即更迭运行;心欲用缠丝劲顺转圈,则左右手即用缠丝劲顺转圈;心欲沉肘压肩,肘即沉,肩即压;心欲胸腹前合,腰劲塌下,裆口开园,而胸向前合,腰劲刹下,裆口开园,无不如意;心欲屈两膝,两膝即屈,右足随右手运行,左足随左手运行,两膝与左右足皆随之,不然多生疵累,此官骸不得不从乎心也。吾故曰:“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以上所言,即是心意与动作的关系。又云:“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 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识运行。”由此可知,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的密切关系。在走架子时,一举一动都是在意的指挥下,将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和呼吸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呼蓄吸,顺其自然,心意不可使气,轻轻运转,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
(文:魏勰)
2011-08-08
|